2B3:自然单语过渡

原文:Casual Monolingual Transition | Refold

语言是我们用来理解周遭世界的工具。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的范式:一个我们用来观察世界的镜头。初学一门语言时,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在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相互翻译,因为你此前只通过一个镜头看世界。不幸的是,如果你试图把你的目标语言硬套进母语的范式里,那么目标语言的很大一部分将在这个过程中失真。要做到真正的流利,你需要为你的目标语言建立一个全新的范式。

初学语言时,双语词典是个不错的工具,因为它利用你母语的范式作为支撑,加速了你对目标语言的理解。然而,这种方式也把两种语言纠缠在一起,导致目标语言的含义失真。

单是沉浸学习就足够解开两种语言间的纠缠,构建这个新的思维范式。但若把单语词典作为主要的参考工具,这一过程会得到加速。

建立这种新的思维范式就等于找到了用目标语言思考的钥匙。当你学习新的词汇和概念时,你自然而然地会把它们和目标语言里的其他词汇和概念联系起来,而不是回到母语里去找对应。这不仅让你用目标语言描述事物得心应手,而且读单语词典也成了一种主动沉浸,能让你在目标语言中累积更多时间。

用单语词典,你对词汇或概念的理解也会更到位。之前你一直用双语词典把目标语言的词汇翻译成母语,以便理解。但这种从目标语言到母语的翻译,其实是在把目标语言的意思硬套到你母语的范式里,这样很容易让原意失真。用单语词典,你就能直截了当地学习目标语言,避免了含义的失真。

通过早早地构建这个新的思维范式,你通往流利之路的速度将大大加快。

什么时候开始过渡到单语词典

对某些语言来说,单语过渡比其他语言更困难。对于相似的语言,过渡相对容易,只需要 1-2 个月。对于这类语言,我们建议在阶段 2B 结束时进行过渡。我们在下面提供的渐进过渡指南应该可以满足这一转变的实现。

对于差异较大的语言,我们建议等到阶段 2C。如果你在对该语言有稳固基础之前就尝试用单语词典,压力会很大。稍等一下,过渡就会容易多了。

如果你尝试了下面的渐进方法,但对你来说并不奏效,那就等到阶段 2C,届时我们会提供更加结构化的教程。

渐进过渡

单语过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你不必一夜之间(或永远不需要)100% 转用单语词典。

刚开始用单语词典时,确实会消耗更多精力。如果觉得太费劲,那就暂时回到双语词典,等精力恢复后再试。

1. 先查单语词典

在沉浸学习和词句挖掘过程中,查双语字典前,先查单语词典。

许多单词有多重含义。尝试分辨出与你要理解的句子最贴切的定义。

2. 在卡片上添加单语定义

假设你能找出与你要理解的句子相匹配的定义,那么除了双语定义外,还要将该单语定义添加到你的卡片上。

通过使用 [HTML summary][html-summary-tags] 标签,你可以把这些解释隐藏在可展开的区域内。复习时,先看单语定义,再看双语定义。即便你没完全理解单语定义也没关系,每次复习这张卡片都是重新尝试的机会。

如果定义中有生词,那就为它们制作卡片。

下面是一个示范的 Anki 牌组,里面有一张用 summary 标签创建隐藏区域的示例卡片:

  • [Example Anki deck][sample-anki-deck-with-summary-tag]

隐藏部分折叠后:

hidden sections collapsed

隐藏部分展开后:

hidden sections expanded

3. 切换到单语模式

如果你在沉浸学习或词句挖掘中能完全理解单语定义,那就没必要再用双语词典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你会逐渐停止使用双语词典。

当你能在不依赖双语词典的情况下,用单语词典查词并理解 90% 的内容,就算是完成了这个过渡。

选择词典

有许多单语词典可供选择。同一个词在不同词典里的描述也各不相同。我们建议手头准备多本词典,或者用一个聚合搜索工具,一次性查找多个词典。这样,你就更有可能找到合你心意的解释。

何时不宜用单语词典

某些词类的单语定义过于复杂和晦涩。对于这类词,最好还是回到双语词典。

简单词汇

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违反直觉,但很多看似简单的词,其实有非常复杂且抽象的意思。

例子

[Thing][example-definition-thing]: an object or entity not precisely designated or capable of being designated.(没有明确指代,或无法明确指代的物体或实体。)

The: used as a function word to indicate that a following noun or noun equivalent is definite or has been previously specified by context or by circumstance.(用作功能词,表示接下来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是明确的,或者在上下文或特定情境中已被明确。)

此外,一些简单且常用的词有时会有二十个略有不同的定义。对于这些词,还是用双语词典为妙。

具体名词

具体名词指的是那些你可以通过触觉、味觉和嗅觉来体验的物体。与之相反的是抽象名词,它们用来描述某些概念。

大部分具体名词你应该都有实际体验,只需要将目标语言的单词和这些体验联系起来。但有些具体名词的定义过于专业或抽象,无法帮助你将其与个人体验建立联系。

例子

Piano: a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steel wire strings that sound when struck by felt-covered hammers operated from a keyboard.(一种乐器,有钢制弦线,用键盘操作的覆有毛毡的锤子敲击而发声。)

Camera: a device that consists of a lightproof chamber with an aperture fitted with a lens and a shutter through which the image of an object is projected onto a surface for recording (as on a photosensitive film or an electronic sensor) or for translation into electrical impulses (as for television broadcast).(一种装置,由一个防光的密闭空间组成,装有镜头和快门,可以将物体的图像投影到一个表面上进行记录(如感光胶片或电子传感器上)或转化为电脉冲(如用于电视广播)。)

如果你觉得某个定义过于专业且抽象,那就别用它,别把事情复杂化。你可以考虑用图片代替。如果目标词是一个地点、颜色、植物或动物种类,或任何一种实物,图片通常比定义更有用。

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图片,那就直接用双语定义吧。

专业或学术术语

对于学术或专业词汇,依赖双语词典是没问题的。这些词在各种语言中都有标准化的专业含义,所以用双语定义不会丢失任何信息。

实际上,对于专业术语,我们建议你明确地把你的母语和目标语言关联起来,这样有助于在两种语言之间迁移专业知识。

比如,「氢」这个词,在英文中是「hydrogen」,在法文里是「hydrogène」,在日文中是「水素」(suiso)。

如果你已经知道「氢」在中文中是什么意思,那就没必要通过单语词典去学目标语言里「氢」的对应词。直接把中文的「氢」和目标语言中的对应词联系起来即可。

[example-definition-thing]: https://www.merriam-webster.com/dictionary/thing) [html-summary-tags]: https://www.w3schools.com/tags/tag_summary.asp [sample-anki-deck-with-summary-tag]: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oRTHZ3LCQrjLeieIGjQ6qN8ljONJ1gd3/view?usp=sharing